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并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对表对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立足防大汛、抗大洪、御大旱,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用水旱灾害防御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不折不扣将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位,尽全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高、治理难度.大、水旱灾害严重的河流,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洪涝灾害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江淮,历史上被称为“中国之忧患”。近年,经过一代接一代的艰辛探索和不懈努力,黄河治理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但由于水沙关系不协调,下游泥沙淤积、河道摆动、“地上悬河”等老问题尚未彻底解决,黄河下游滩区仍有近百万人受洪水威胁,同时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引发超标准洪水的风险依然存在。今年入秋以来,黄河流域发生历史罕见洪水,再次为黄河流域防洪安全敲响警钟。安全防线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不可逾越的底线。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近日出台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也对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出明确要求。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应对举措,深刻认识洪水风险依然是黄河流域的.大威胁,针对黄河流域在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暴露的薄弱环节和短板,迅速查漏补缺,筑牢保障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稳固防线。这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切实贯彻落实,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让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的坚强保障。
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位,重点围绕防洪工程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把问题找全找准,将工作做细做实,科学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快补齐软件硬件短板。需要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深刻影响,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强化对水文、气象、地灾、雨情、凌情、旱情等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补好水旱灾害预警监测短板。需要在深入查找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加快河段控导工程续建加固,加强险工险段和薄弱堤防治理,补好水旱灾害防御基础设施短板。需要以流域为单元,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围绕以疏为主、疏堵结合、增水减沙、调水调沙,健全水沙调控体系,同时优化水沙调控调度机制,创新调水调沙方式,持续提升水沙调控体系整体合力。需要健全“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格局,加强干支流水库群联合统一调度,强化综合性防洪减灾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沿黄城市群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强防洪减灾、排水防涝等公共设施建设,严格保护城市生态空间、泄洪通道等,增强大中城市抵御灾害能力。需要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黄河,搭建综合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资源跨地区跨部门互通共享,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控能力。
黄河宁,天下平。我们要始终坚持从政治高度准确把握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水旱灾害防御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按照部党组的安排部署,咬定目标、坚定信心、强化责任、细化举措,加快构建抵御水旱灾害防线,全力保障黄河安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0月30日